张掖400电话办理(甘肃400电话办理)
张掖400电话办理
根据《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张掖市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张掖市滨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张掖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张掖市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张掖市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于2015年9月23日通过市城市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于2015年12月4日通过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48次会议审议,现规划编制单位已按照专家意见和规委会审议意见修改完成了规划设计成果方案,现将主要图件予以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张掖市规划管理局(甘州区西环路16号)反映,也可登录张掖市规划局网站(http://ghj.zhangye.gov.cn/)留言。
地址:张掖市西环路16号
电话:0936-8259223
联系人:魏 燕
张掖市规划管理局
2016年11月9日
第一部分 张掖市滨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张掖市西侧,东靠老城区、北临国家湿地公园。东至西环路、西至西三环路、南至南环路、北至滨湖路。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4.47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本次规划确定滨河新区总体定位为:张掖市生态新区,张掖市最重要的门户区。
三、片区职能
——开放多元高效的城市综合服务区
——城市特色风貌重点展示区
——舒适宜居的居住区
四、规划结构
以建设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舒适宜居的生态新区的目标为指引,综合考虑现状和未来功能发展要求,结合上位规划指引,规划形成“双心引领,两轴提升,多区联动,多点呼应”的片区结构。
1.双心引领:围绕现状行政、商务中心和兰新二线高铁站,将此区域打造成集办公、商业、体育活动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核心空间,形成带动片区发展的增长极。
2.两轴提升:两条空间发展轴线
南北向的空间主轴:结合新区公共功能的集聚,依托现状中央公园、规划甘泉中街,将新区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高铁站等各种城市空间串联起来,以开敞的绿地空间组织大型城市公共活动。
东西向的空间轴线:以玉关路为依托,延伸城市的发展轴线,将滨河新区和老城区联系起来,空间上以收放有序的商业建筑与绿地空间相互穿插。
3.多区联动:根据已建设状况、道路走向、用地性质及开发时序等因素划分的结构分区,由8个组团组成,包括中央商务区、高铁组团、城市绿肺以及5个居住组团。
4.多点呼应:分布在各个组团的综合中心。
五、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总用地14.4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4.12平方公里。确定的人口容量为18.0万人。
第二部分 张掖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张掖市老城区的核心,用地范围为规划主城区核心区域,西起现状西二环路,东至规划东环路,北到北环路,南抵南环路。规划用地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2.9公里,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其中历史城区面积为4.2平方公里,一般地区1.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综合分析老城区现状功能构成及发展条件,结合总体规划定位,确定规划区的发展定位: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城市形象门户地区。
三、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两区、多节点”的规划结构。
一心:以钟鼓楼及周边商业形成的规划区的商业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张掖市商业中心围绕钟鼓楼,集中于东、西、南、北大街及青年街两侧,该区域商业氛围浓厚,居民从心理上已接受并形成商业中心的概念,是老城区的商业、文化和景观中心。
两轴:南北向轴线指历史城区的南北向干道——南、北大街,为老城区南北向发展的主轴线,沿轴线贯穿规划区的主要文化娱乐设施和商业中心,使老城区原有的格局和历史脉络得到延续和发展,同时轴线向北延伸,贯通至北瓮城。东西向轴线至历史城区东西向干道——东、西大街,是老城区东西向发展轴线。此轴线同时也是历史城区与西部居住片区联系的纽带。
两区:分别指历史城区和一般地区。其中,历史城区是张掖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载体,规划通过对历史城区范围的界定、街巷形态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塑造等措施,凸显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形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特色。一般地区位于历史城区西侧,是体现张掖市新城特色,并和历史城区形成有效的功能连接,体现新老城区过渡的重要区域,是历史城区人口疏解的重要载体。
多节点:分别指甘泉公园、大佛寺景区、古城墙景区、老城新建公园(原军区房管所)和城西新建公园。
四、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为5.8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77平方公里。规划区人口容量约为8.6万人,其中历史城区人口容量5万人,一般地区人口容量3.6万人。
第三部分 张掖市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城南片区位于张掖市南侧,北接老城区,西临滨河新区。具体范围:东起康乐路,西至西二环路;北起南环路,南至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规划南三环路沿线。面积约5.2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承接城市核心区居住功能;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体休闲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
三、片区职能
环境宜人的现代居住
多元共享的商业金融
开放高效的行政办公
充满活力的文体休闲
四、规划结构
城南片区形成“两心、两轴、三区”的空间结构。
1、两心:依托原张民公路及饮马桥西路两侧打造的商贸中心和依托区级体育馆打造的文体中心。是城南片区发展的中心极核。
2、两轴:南北大街向南延伸形成南北向发展轴线,将老城区商业中心、城南片区商贸中心、城南片区文体中心等各种服务性空间串联起来,以开敞空间组织城市公共活动。依托南二环路形成东西向发展轴线。
两条轴线加强了城南片区与城市其它片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职能的扩张,推动了本片区的开发建设。
3、三区:规划形成一个行政办公区、两个生活居住区。
行政办公区:位于南环路沿线,是现状市级行政办公集中区。
两个生活居住区:规划依托南北向发展轴线划分形成两个生活居住区。规划保留新建居住用地,改造城中村和棚户区,通过对现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建设,配置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将工业仓储用地进行置换,打造环境宜人的生活居住区。
五、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总用地为5.1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17平方公里。确定可容纳居住人口约7.0万人。
第四部分 张掖市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位于张掖市旧城区北侧,是旧城区与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衔接区。西二环路以东、湿地公园以南、仁宗路以西、北环路及北环西路以北。
二、功能定位
张掖中心城区北侧以科教、居住为主要职能,兼顾商贸、旅游发展,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高品质综合区。
三、片区职能
拓展城市空间的快速发展区。
创造人文和谐的城市活力区。
体现400 加盟碧水蓝天的特色宜居区。
四、规划结构
规划地区形成“一心、一核、一带、两脉、多廊”的空间结构。
一心:规划利用自然资源,依托湿地水源,将水引入城市,打造城北片区中心。
一核:以黑河湿地公园为大背景,引绿入城,在城市与自然碰撞的交点形成生态绿核。
一带:依托北三环景观大道两侧400米范围内用地,打造特色文化带,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马文化、汽车文化,建设集旅游服务、生态居住、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活力引领带。
两脉:延续自然肌理,通过湿地水系,轴向延伸。向西,开挖部分景观水系,打通润泉湖公园与金边带内部的联系;向南,梳理现状水系,将“绿、水”直接引入老城中——甘泉公园。
多廊:通过规划区内纵向路网构建景观视线廊道,将北侧湿地水景和南侧祁连雪景借景入城,并构建和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
五、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
本次总用地面积约5.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7平方公里。规划确定本片区人口容量为6.8万人。
本期编辑:南风
甘肃400电话办理